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资讯 >

川渝协同首个年度榜揭晓 8大案例彰显一体化加速成势


  2020年1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做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决策,重庆、成都两大都市圈一体化加速成势。

  作为对国家战略的呼应,2021年“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增设了“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创新案例”,同时挖掘和推广川渝合作中涌现的新模式、新机制。

  中欧班列(成渝)号开行、成渝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开航、渝绵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资金融通使用、川渝高竹新区探索跨省域一体化发展、川渝携手跨界河流联防联控联治等8个案例最终当选 。

  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两江新区管委会主办,上游新闻、两江新区党工委宣传部承办的“十大重庆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08年启动,历时14届,已成为重庆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榜。

  纵深推进川渝一体化

  2021年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9项重点任务——

  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此次当选的8个“成渝地区协同发展创新案例”,正是聚焦于重庆相关部门和企业在上述领域的探索和创新。

  如川渝高竹新区建设,承担着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责任。幅员262平方公里的高竹新区是2021年1月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跨省域省级新区,涉及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成立以来,新区初步形成了共投共享的统计分算、跨省域集成的税费征管服务、统征统管的用地保障、同城同价的要素保障等10大跨省域改革创新机制。

  打破行政“樊篱”是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突破的难题。川渝高竹新区的探索有望为全国跨省域一体化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利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

  跨界河流河长制,体现了川渝在生态领域的合作。川渝跨界河流在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1条,跨界河流保护治理任务重、责任大。重庆联合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推进了跨界河流管理保护联合会商、协同处置。

  渝绵住房公积金跨区域资金融通使用,则是川渝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领域的探索。

  当前,全国各地住房公积金采取属地化管理运作模式,重庆资金使用率长期处于98%以上高位,而绵阳资金相对宽裕。

  重庆和绵阳立足资金使用实际,聚焦异地贷款需求,推动跨区域融通常态化。对两地受托银行、开发商互认互贷,住房公积金跨区域统筹等内容,进行了制度改革完善。

  当前,两地在继续深化“联席决策+协同管理+市场化运作”合作机制,协同推进试点工作,协调有条件的川渝城市参照渝绵模式开展资金融通合作,共同打造住房公积金跨区域协同服务新高地。

  川渝共建水陆大动脉

  重大项目是川渝合作纵深推进的抓手,获奖案例涉及的不少项目,对区域经济均有深远影响。

  中欧班列(成渝)号是川渝协作,打造对开放高地的重磅级示范项目。它是由重庆和成都共同创立的中欧班列品牌,也是全国首个两地合作开行的中欧班列品牌。具体合作方是重庆沙坪坝国际物流枢纽园、和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

▲中欧班列(成渝)首列发车

  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在实现“统一品牌、整合数据、协同机制”的基础上,按照近、中、远“三步走”发展思路,推进在统一订舱、提高服务、降低成本、探索标准、合资经营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目前,中欧班列(成渝)已成为中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超4800列,约占全国中欧班列开行量的30%,运输箱量超40万标箱。

  当前,由重庆发起的中欧班列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陆路大动脉。而成渝号合作的深入,将促进川渝两地将在西部陆海新通道、航空及水运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展开全方位合作,促进两地通道与物流、贸易、产业的融合发展。

  成渝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则是西部的水上大动脉,它的开航,为西南地区构建了通江达海、首尾联动的东向国际开放通道。

  长江“水上穿梭巴士”于2021年7月14日开启首航,联动港口包括江津珞璜港、泸州港、果园港等川渝重要港口,以及珞璜港-上海港集装箱班轮。

  长江航道上,来自贵州、四川的汽摩零部件、机械制品、食品原料、建筑材料、化工产品货源,通过水上巴士和班轮,运往重庆中心城区及武汉、上海等长江上中下游地区,部分货物抵达日韩等地。

  截至今年4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水上穿梭巴士”和长航线班轮累计共开行221航次,完成18141标箱。

  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的纵深推进,其成效也反映于经济数据:

  2021年,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一举突破7万亿元,达到7.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和西部地区比重分别提高到6.5%、30.8%,增长极和动力源特征初步显现。

  产业方面,2021年双城经济圈工业增加值达到2.13万亿元、增长10%,增速比全国高0.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达3.95万亿元、增长9.3%,增速比全国高1.1个百分点。

  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重庆将推动川渝合作共建再深化。

  在今年3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印发了《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2年重大项目名单》,共纳入标志性重大项目160个,总投资超2万亿元,其中2022年计划投资1835亿元。

  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和区域协同共兴,成渝地区协同发展的步伐将更为坚实,更多“成渝地区协同发展新案例”亦将涌现。
来源:重庆日报网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本会概况 |  会员服务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版权所有):重庆市企业文化研究会 电话:023-63236019
渝ICP备19010821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765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